找到相关内容787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个完全的人

    的人那就非成佛不可,其余的人都不算做到完全。  好了!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?这个题目,总算讲完了。现在再来讲一个故事来收尾:从前有两个出家人是师兄弟,师兄欢喜修行、坐禅和持戒,后来证了罗汉,师弟...做一个完全的人:  (一)如果要保持来生不失人身的话,就要学持戒。  (二)如果做了人,要丰衣足食的话,就要学布施。  (三)如果做了人,要相貌庄严的话,就要学忍辱。  ()如果做了人,要精神康健...

    慈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3153953.html
  •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

    疑、慢,然後再进一步推到贪嗔痴,因为贪嗔痴是二、三的人在断的,证初果的人只是断见而已,重要的是五利使。由於这个问题在佛陀入灭後就成了大问题,所以大乘人在争论中觐或唯识比较了义时,已经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0760401.html
  • 白莲教、明教、佛教三者的关系

    ,江西谓之金刚禅,福建谓之明教、揭谛斋之类。名号不 一,明教尤盛。至有秀才、吏人、军兵亦相传习。其神号曰明使,又有肉佛、骨佛、血佛等号。白衣乌帽,所在成社。伪经妖像,至於刻版流布,假借政和中 (...等,所念经文及画像有《证明经》、《图经》、《日光偈》、《广大忏》、《妙水佛帧》、《先意佛帧》、《夷数佛帧》、《天王帧》等,多引尔时明尊 之事。    南宋时,有的道教徒不甚分得清楚吃菜灭魔与明教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5264306.html
  • 宏印法师主讲“禅定与禅观”

    真,招迂曲”,学佛不仅要有因果观念,更应将个人行持的点点滴滴纳入因果的系统。佛世之际,一比丘因不通达教理,误认自己的禅境界为:当禅定退失,竞又认为位退失、不究竟。这时不论舍利佛如何劝诫,该比丘仍一味坚持己见,终致造下无可挽回的恶业。   宏印法师援引这个故事,说明了修行的因、解脱的,两者不容错倒,且环环相扣。佛法告诉我们修行的目的在于解脱烦恼。我执、法执、见惑、思惑……等均名烦恼,...

    宏印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83564889.html
  • 在家与出家比较

    菩萨又烧香礼请十方诸佛及圣人。凭自己的戒根清净。三业清净。发愿若我戒根不清净。三业不清净。今此恶风还应增加。若我过去三业清净。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。我与众生一齐成佛。愿今恶风应时休息。菩萨如是...

    东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3465808.html
  • 原始佛教悟道方法与西藏佛教修行次第——记“修行问题学术研讨会”研讨内容

    得阿罗汉,而采病之人则得法眼净。由上述可知“思惟”的重要性了。  虽已明了“惟、观察”之于解脱、自在诚属至要,然究系观察什么?思惟什么呢?温居士根据经典所述,认为不论初果、二、三,均是就“...菩提心与空性见。  一般修行次第  基于上述理由,他将一般修行之次第归纳为十项,分别为——一思维暇满难得tr暇满”意指具有足够的时间及生活资具】、二思维死亡无常、三思维因果业力、思维轮迥痛苦【以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0365837.html
  • 原始佛教与现代生活

    生死的缠缚。  因此,念处观之运用,非但能在禅定当中进行,更能在行、住、坐、卧等二六时里随时随地观察、思惟。依照“念处经”所说,一个人若修持方法正确且精进不懈,在七日夜乃至七年内,可获证三。...佛教的思想诠释相互结合,这一潮流就更显得势莫能扼了。  江教授指出,原始佛教诸多理念,如圣谛、十二缘起……等,无不可与现代生活结合、运用。而这些修道次第诚为堪称理性的宗教经验,是故,透过有序、井然的...

    朱纪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0665839.html
  • 印顺导师访谈录

    提到较多。好比种田,从播种,发芽到开花、结果;修行也是如此。顿悟不是不可能存在的,一个人过去世累劫修行到今世,遇一外缘激发,是可能马上开悟的!但却不是一下子就可做到。而在家学佛者也可证果,但到...冲击。故请问印顺导师对此问题的看法。”  印顺导师笑著答:“有五品位已经不错了!”  惠空法师问:“关于华严与天台判教,不知印顺导师有什么看法?”  印顺导师答:“五时基本上我比较不探讨,而藏通别圆教...

    释妙如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92571476.html
  • 学佛不可仅敬信一师

    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等性德,而住于的圣弟子,受过比丘戒、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团体而言。 《大智度论》卷三云︰‘僧伽,秦言众;多比丘一处和合,是名僧伽。譬如大树丛聚,是名为林,一一树不名为林,除一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4775058.html
  • 发菩提心:我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存在

    ,从方等时上去。《阿含经》主要讲道业基础,整个到阿罗汉的基础,成就人格基础,把人格修养做好,证到罗汉,在这个情况下,才开始讲发心,发菩提心。《法华经》就是授记成佛,但是佛一讲这个经,很多人都跑光了...弄完整后,便成佛。成了佛,便有了场,这个场出来后,他便开始度化众生,佛国。很多众生就集聚在你这个里面,在导向你这个。   这个有时间性,佛的法报化三身,佛的发愿是几愿,比如说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,...

    心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0978398.html